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堅強的懦弱──飢餓(hunger)


堅強與懦弱似乎是對立的兩極,但往往看不見的是,強硬之下是怯懦的反射,羸弱背後是堅固的本質。

講述北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犯要求「政治犯待遇」的史事,影片卻是一名獄警開題,他多次在洗手台前浸泡那雙關節受傷的手,沉默無言的抽菸、進食,很明顯的,導演無意陳述或過度批判事件糾結的政治背景和對立衝突的偏激意識,而回歸到對自我立場的堅持面向,映照出人性中自我面對時的勇氣與顫抖。

在為信念堅持的立場下,主角巴比有著卓越的領袖性格,來帶動絕食抗議的延續(在他因絕食身亡之後,還有九人接力絕食而死),在片中那場一鏡到底長達近20分鐘,巴比與神父表明將要展開絕食活動的關鍵對談中,他說了一件童年往事:他和同伴參加馬拉松時,在河邊發現一匹馬因受重傷而苟延殘喘著,當同伴還在討論如何處置時,只有他動手將馬溺斃,雖然他事時遭到牧師嚴厲的責罰,但他自始至終都自認沒錯,並願意替所有小孩受罪,也因此他獲得了所有小孩的敬重。這段往事不但速寫了他行動領導的特質,在他自認為傷馬做出正確的事中,更提出了一項辯證:憐憫有時顯得愚蠢,殘忍反而是種仁慈。

此事件發生在鐵娘子柴契爾執政年代,片子穿插了一些她的談話,其中她鏗鏘有力的說,這些暴力份子最終用他們的暴力對付自己,絕食而死,雖然引起人性的憐憫,但也點燃了仇恨之火,於此可知英國當局的強勢立場。

而這樣的政治立場,並非對有此信念的人民來說皆是絕然的,政治不是生命的全部,籠罩生命的是人性中的情感,於是獄警和鎮暴部隊實行高壓手段,是政策命令的執行者,是囿於職業、身份的必行之行,卸下暴強的武裝面具,他們也有著個人情感的柔弱和痛哭。

堅強的懦弱,可以是堅強者不敢道出的懦弱,也可以是堅強不屈的懦弱者。不管我們是誰,都有這般內外糾結的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