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給不給機會──翻滾吧!阿信


充滿80年代末復刻氣息,有家庭親情與衝突,有兄弟友誼講情講義,有隊友是競爭是鼓舞,有和Call機小姐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聲緣情愫,有真人真事的勵志意義,體操雖是貫穿全片的要絡,但更多篇幅演繹迷惘年少的血氣方剛和暴走行徑,可說是《艋舺》體操版。

體操,阿信由小便愛上的運動,更是心中熱衷的信念,就算天天訓練,年休二天,過程的勞累、傷害,似乎不減他的熱情,但在護子心切的母親而言,多次受傷何其可忍,更何況體操是未來不能當飯吃的工作。於是阿信的體操夢遭到斷阻,雖說是幫忙看顧家中的水果行,但更多的時間是B.B.CallCall,隨傳隨到,幫好友出頭,打打殺殺,縱使有滿腔義氣,心中卻有著極大空虛的迷惘。直到好友菜脯的去世,他才重新回到最初的夢想,繼續他未完成的旅程。

因為染上毒癮的菜脯重傷了黑道大哥的兒子,躲到臺北的阿信,想要回宜蘭,必須找事主談和,才能徹底解決事端。阿信直接找上黑道大哥,開宗明義說出自己之所以敢勇於面對,是想繼續練體操的信念使然,他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皮肉之傷或金錢的要脅,而且還獲得黑道大哥的認同,如此重大轉折,全因黑道大哥可說是阿信的學長,也曾是傑出的體操選手。

準備跑路時,阿信對弟弟說了句「你不找麻煩,麻煩自己會來找你」,套用此話,本片大力呼告的宣言正是:「你不找機會,機會自己會來找你。」從幼年接觸體操開始,到日後的迷途知返,身世的缺憾、生命的困頓、夢想的挫折……在種種看似迷茫的境地,總有機會出現,讓人找到出口,雖說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算,但本片演繹之中,「機會是自己創造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類通俗的銘句,不免得還是現實生活的常態。

而在社群生活之中,更多時候,一方面自己就是自己的機會,一方面機會是眾志成城的凝聚,是他人或眾人的賜與。片中飾演「菜脯」一角的柯宇綸,演出令人激賞,他自己抓住了一個機會,大放異彩,但仍不免要問:是否還有下次嗎?一向為臺灣有很多演技出色的演員感到惋惜,他們都無法像香港(如黃秋生)或大陸(如葛優)的演技派一樣,成為明星,因為我們的目光不在這些人身上,讓他們登上實至名歸的地位。

阿信是幸運的,但人生是否都能像他一樣,是否還有下一次他人給予的轉機呢?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馴化與反抗──瑪德琳姊妹(The Magdalene Sisters)



受迫於高壓的強制束縛之下,有誰可以將心靈的惶恐、抗拒與掙扎付諸行動,勇於抗爭,試圖突圍?長久的習慣之後,那些心理的不平衡還留有多少、多深刻,是否還有衝撞的勇氣和意識?

2002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作品《瑪德琳姊妹》,講述60年代不良婦女收容中心在不合人道的道德規範和修女的高壓管束,呈現一段過往可悲的真實歷史。片中以三位女子為主線,在親友婚禮中被強暴的瑪格莉特,喜歡和男生打情罵悄的孤兒院少女柏娜蒂,未婚生子的羅絲,她們的行為皆被視為污點,而分別被家人和院方送到不良婦女收容中心,在此的收容女子,不能交談、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如機械一般做著沒有報酬的洗衣工作,直到家人願意領回,或是修女判定她們的思想行為已經獲得矯正為止,然而大部份的人終老於此。

瑪格莉特一度想逃離,但眼見脫逃成功但卻被自己父親抓回來的室友,她退縮了;她有機會從忘了上鎖的小門,大大方方的搭便車離開,但目及空曠之野,她膽怯了。而她為另一位未婚生子的婦女克莉絲琵娜找到失落的聖克里斯多福項鍊,與偷藏項鍊的柏娜蒂大打出手時,圍觀的婦女竟是袖手旁觀,一片沉默。無辜的陷於強權統治和強制的思想救贖之中,時間是無情的習慣,消磨曾經憤恨心志,適應之後,口與心都無言了,眾人形成的失望氛圍,更是成為不敢也心想不可能脫逃或反抗成功的自縛心魔。

有人說這是女子版的《飛越杜鵑窩》,但我總覺得更像是《刺激1995》這類型控訴監獄不人道的越獄片。荒謬的操守規範和貶低女權的封建,是形成本片的議題,一如《陌生的孩子》中,讓警方感到有異議的女子,便無理的被送進療養院當精神病治療,而更令人聯想到中世紀屠殺女巫的時代悲劇,權力,在兩性之間,似乎一直是不平等的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