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馴化與反抗──瑪德琳姊妹(The Magdalene Sisters)



受迫於高壓的強制束縛之下,有誰可以將心靈的惶恐、抗拒與掙扎付諸行動,勇於抗爭,試圖突圍?長久的習慣之後,那些心理的不平衡還留有多少、多深刻,是否還有衝撞的勇氣和意識?

2002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作品《瑪德琳姊妹》,講述60年代不良婦女收容中心在不合人道的道德規範和修女的高壓管束,呈現一段過往可悲的真實歷史。片中以三位女子為主線,在親友婚禮中被強暴的瑪格莉特,喜歡和男生打情罵悄的孤兒院少女柏娜蒂,未婚生子的羅絲,她們的行為皆被視為污點,而分別被家人和院方送到不良婦女收容中心,在此的收容女子,不能交談、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如機械一般做著沒有報酬的洗衣工作,直到家人願意領回,或是修女判定她們的思想行為已經獲得矯正為止,然而大部份的人終老於此。

瑪格莉特一度想逃離,但眼見脫逃成功但卻被自己父親抓回來的室友,她退縮了;她有機會從忘了上鎖的小門,大大方方的搭便車離開,但目及空曠之野,她膽怯了。而她為另一位未婚生子的婦女克莉絲琵娜找到失落的聖克里斯多福項鍊,與偷藏項鍊的柏娜蒂大打出手時,圍觀的婦女竟是袖手旁觀,一片沉默。無辜的陷於強權統治和強制的思想救贖之中,時間是無情的習慣,消磨曾經憤恨心志,適應之後,口與心都無言了,眾人形成的失望氛圍,更是成為不敢也心想不可能脫逃或反抗成功的自縛心魔。

有人說這是女子版的《飛越杜鵑窩》,但我總覺得更像是《刺激1995》這類型控訴監獄不人道的越獄片。荒謬的操守規範和貶低女權的封建,是形成本片的議題,一如《陌生的孩子》中,讓警方感到有異議的女子,便無理的被送進療養院當精神病治療,而更令人聯想到中世紀屠殺女巫的時代悲劇,權力,在兩性之間,似乎一直是不平等的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